保康县歇马镇三坪村和瑞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保康县供销社领办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当供销社副主任刘毅把“示范社”奖牌递交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厚平同志时,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一生获得的最高荣誉,感谢供销合作社领导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供销社是我们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后盾和靠山,没有你们昔日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一句朴实的乡音,道出了感人肺腑的情感……”
刘厚平出生在歇马镇三坪村,在福建省务工多年,通过务工的打拼,拥有丰富的经商理念和雄厚的经济资源。富裕不忘父老乡亲,2017年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回报家乡,回到村里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说走就走,说干就干,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多年经商积蓄的资金,在村里成立了保康县和瑞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千万元在歇马镇三坪村流转土地300多亩,购买了“稻、虾、鱼”优良品种及养殖设备,创建了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基地。稻田养虾,稻田养鱼实现“稻、鱼、虾”共存、共养的立体农业生态体系,打破了当地农民千年来传统、单一种植水稻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基地示范,技术指导,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品种,歇马镇沮河两岸农村500余名农户在家乡就地就业,实现了农民不出村在家门口务工的目标。在他的指导下,当地200余名农户通过发展立体农业种植,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合作社种植的农产品远销福建、香港等地,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
刘厚平是一位对农民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农村这片土地的热恋,对回报家乡的热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扎实服务村民百姓,有效激活乡村资源,引领乡村新型种植产业发展,带领歇马镇三坪村的父老乡亲走进新时代农民的致富之路,走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将自己的事业书写在广袤农村这片欣欣向荣的大地上,为家乡人民奔向小康幸福生活谱写了新的篇章。
作为一位回乡创业的新型农民,养殖种植是刘厚平日复一日钻研的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技术大幅度提升,传统种植技术难以支撑现有种植需求,农民种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为了寻求破局之路,刘厚平号召村里几个村民共同注册专业合作社,通过聚众力、汇众智的方式,破解难题,共同架起致富之桥。
起初的合作社加上刘厚平只有五户人家,但都是村里的传统种植户,对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等问题却一窍不通。为此,刘厚平扛起了指挥合作社发展的大旗,他坚持合作社“姓农、属农、为农”的特质,认为农民最缺什么,合作社就该给农民提供什么,于是,他从最基础的技术上下功夫,通过提升种植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稻虾鱼”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厚平带领合作社成员不断学习,到外地取经,请专家指导,依托歇马镇党委政府,保康供销社的大力支持,努力打破了艰难的种植技术难题,实现了稻虾种植的初步成功。这个想法说起来简单,但是实现起来并非易事。种植技术作为种植户的“种植要点”,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专业合作社赖以生存的饭碗,刘厚平身先士卒,向农户们传授分享自己不断学习的经验的种植技术,指导帮助的农户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刘厚平的带领下,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50户,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长,“厚腾”商标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品牌在农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同时也提升了合作社产品在市场上的购买力,农产品销售价格高于周边农户80%,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拓展。2023年和瑞达的“厚腾”牌大米已打入香港市场。虽说有了市场,但并不满足于产品的发展,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乡村资源的整合,激活乡村内在动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此,他凭借这几年农业发展经验和敢拼敢闯的精神,在合作范围、运营模式、销售渠道、技术赋能等多领域将得到创新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年在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中,他的专业合作社分别获得了“襄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中华全国合作总社授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光荣称号。刘厚平时刻心系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幸福生活,心念村集体经济振兴,心怀报效家乡发展致富愿景。“我将依托歇马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以供销社的指导为支柱,继续扎根农村,专注现代农业种植,利用自己实践种植的专业经验技术和社会影响力,为家乡美化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助力、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刘厚平说。